大学与企业并行      科技与财富共赢

029-82602000

《酒皶鼻的临床治疗》
2012年04月15日 10:51   来源:   评论:0 点击:

于 可   陕西海棠国际集团华南分公司 摘要:酒皶鼻,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痼疾。以鼻部发红,上起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形似草莓或熟透的西红柿为特征的皮肤病。由于本病皮损常呈玫瑰红色,且形类痤疮,故有玫瑰痤疮之名。酒皶鼻的发病多与饮食因素有关,饮食失调,肠胃功能紊乱,冷热不均,以及过食辛辣刺激、茶、酒、咖啡等辛辣刺激性食品,可以使颜面部血管运动神经功能失调,毛细血管全面扩张,导致酒皶鼻。此外还有毛囊虫感染:许多患者可以在皮损部位找到毛囊蠕形满。其他因素如高温、高寒、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妇女闭经、内分泌失调、病灶感染等,均可以作为酒皶鼻的发病因素。 关键词:酒皶鼻 中医治疗 西医治疗 一、概述 酒皶鼻(酒皶鼻)也叫玫瑰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痼疾。以鼻部发红,上起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形似草莓或熟透的西红柿为特征的皮肤病。由于本病皮损常呈玫瑰红色,且形类痤疮,故有玫瑰痤疮之名。多见于成年人。常见于面部油脂分泌较多的人。好发于面部中央,特别是鼻头及两侧,两颊、两眉间及颏部,常呈五点分布(即鼻尖、两眉间、两颊部、下颌部、鼻唇沟等)。皮损初为暂时性的阵发性红斑、潮红,以后持续不退,并有浅表的毛细血管扩张,或鼻部较油,毛孔粗大,伴有黑头;数月或数年后出现成批的针头至黄豆大小的丘疹和小脓疱;后期鼻部组织肥大,形成大小不等的紫红色结节,表面凹凸不平,导致鼻赘,皮损可在 二、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酒皶鼻与素体阳热过盛、好食肥腻所致脾胃积热、肺经积热、寒凝瘀等因素有关。春季及情绪紧张和疲劳时加重。 (一)肺经积热 主要是为足阳明之脉起于鼻,旁约肺经,积热上蒸,复遇风寒外来,血瘀凝结而成。 肺经积热—热入血分—循经上蒸鼻部—酒皶鼻(肺开窍于鼻,肺受寒鼻流涕,肺受热鼻则红)。 (二)脾胃积热 脾与胃以膜相连,若脾胃素有湿热,价值因嗜食辛辣之品,则更助热生湿,火热循经熏蒸,使经脉充盈,鼻部潮红肿胀。 虚则运化功能差—水湿内停—湿久化热—循经上蒸鼻部—酒皶鼻。 嗜酒:酒之人血络充盈,复遇风寒之邪交阻肌肤,或以冷水洗面,以致血遇寒邪则瘀凝结于肌肤,引起酒皶鼻。 (三)其他原因 酒皶鼻为常见的外鼻慢性皮肤损害,可波及面部,男性患者较多。 常见于:嗜烟,酒及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者;胃肠机能紊乱如消化不良,习惯性便秘等;有心血管疾患及内分泌障碍者;月经不调者;有鼻腔内疾病或体内其他部位有感染病灶者;毛囊蠕行螨致病者。 综上所述,三种病因病机的共性是体内有热,发于肌肤而成酒皶鼻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鼻者大都为脂溢性皮肤(油性皮肤)。酒皶鼻初期皮肤呈弥漫性潮红和炎症丘疹。酒皶鼻中期皮肤暗红,久则紫红,呈浸润型红肿、毛细血管扩张和毛囊大。 (二)酒皶鼻后期皮肤过度肥厚,状如赘瘤,伴有结节、脓疱,有红肿肥厚等浸润性损害,呈凹凸不平橘皮瘢痕,皮肤极度粗糙。酒皶鼻和痤疮都可分别在显微镜下检出螨虫,但酒皶鼻病位主要在鼻部,且有螨虫感染存在。痤疮可在面部任何部位检出螨虫,但不是所有痤疮都存在螨虫感染。 四、辨证分型 (一)肺热型酒皶鼻 1、面部症状:多见于中青年人,鼻部发红,皮损以弥漫性潮红、炎症丘疹为主,皮肤肥厚粗糙,毛孔粗大,轻轻挤压可有大量皮脂溢出,甚至伴有血丝或橘皮样瘢痕,或状如赘瘤。 2、全身症状:肺热征象如口干嗜饮,喜食凉物,口臭便秘,尿赤尿黄;舌红苔黄,脉数。 (二)湿热型酒皶鼻 1、面部症状:鼻部油腻,毛孔粗大,常伴黑头,甚至凹凸不平,鼻部呈浸润型红肿,皮损以炎症丘疹为主,甚至脓疱、结节、赘肉增生,病位较深。 2、全身症状:潮热多汗,口淡无味,食欲不振,腹胀嗳气、排便不爽,便溏或便秘交替出现;舌体胖大,舌苔厚黄腻;脉滑数。 五、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中医治疗酒皶鼻历史悠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疗法。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说,“肺风、粉刺、酒皶鼻三名同种,粉刺属肺,皶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该论述指出酒皶鼻正是由肺脾病变以至热毒之邪、郁滞鼻面部而发。划痕术通过割刺划破鼻部增生的皮肤组织和血丝经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结、去邪消肿之功效[5]。 (一)脾胃积热 症状:脾胃积热 (红斑期) 脾胃素有积热,或素嗜饮酒,过食辛辣之品,故生热化火,胃火循经熏蒸,则络脉充盈,鼻及颜面部潮红,表面光亮,重者红斑显著,瘙痒,受热后更红,大便干,口渴。舌边红,苔薄白或黄燥,脉滑微数。  治法:清泄肺胃积热 处方:杷叶10克,桑白皮10克,黄芩10克,黄连5克,栀子10克,生地15克,菊花12克,桔梗6克,甘草5克。 常用成方:枇杷清肺饮、栀子金花丸、龙胆泻肝丸等。 (二)热毒炽盛 症状:肺经积热(丘疹期)肺开窍于鼻,感受外邪,郁而化热,热与血相搏,毒热外发肌肤,蒸于肺窍而发为本病。鼻及颜面除有红斑外,常有散在炎症小丘及脓疱,患处灼热疼痛,大便干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 处 方:紫花地丁30克,金银花15克,野菊花15克,连翘12克,栀子10克,玄参10克,大黄3克,甘草5克。 加减:红斑弥漫潮红加生地;颜面红紫加桃仁、川芎。常用成方:五味消毒丸、栀子金花丸、散结灵。 (三)血瘀凝结 症状:寒凝血瘀 (鼻赘期)湿热积于胃,蒸于肺,复遇风寒之邪客于皮肤,或以冷水洗面,寒主收引,以致瘀血凝结,鼻部暗红或紫红,逐渐肥厚变大,形成鼻赘,舌质暗红或有紫斑,脉弦涩。 治法: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处 方:归尾12克,川芎6克,赤芍12克,生地12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黄芩10克,大黄3克,陈皮6克。 加减:若已形成鼻赘加蟅虫,重用大黄。常用成方:桃红四物汤、凉血四物汤、大黄蟅虫丸、散结灵等。 六、酒皶鼻治疗偏方 (一)将新鲜荸荠洗净后,横切成两瓣,反复地涂擦酒皶鼻上,一日5-6次。涂擦后勿用水洗,涂上的粉汁越厚越好,7天为一疗程,待结厚的壳脱落,酒皶鼻即可治愈[3]。 大黄、雄黄各等量,共研细粉,温开水调成糊,敷于患处。 硫黄30克,轻粉、密佗僧、白矾各3克。共研细末,以蜂蜜调成糊状,每日3次搽患处。 (二)雄黄、硫磺各15克,轻粉6克。共研细粉,用人乳调各涂患处,每日1次。大麻子、大枫子各50克,取仁捣碎;红粉、轻粉各5克,掺入前者拌匀做丸。每丸重7—8克,用4层纱布包,挤出油后擦患处,每晚1次。1丸可擦2—3次。 (三)木鳖子、大枫子、核桃仁、桃仁、水银各9克,蓖麻子15克(取仁),脑砂3克。共捣如泥,用纱布包好。每日3次搽患处,数日可愈,不再复发。 (四)木鳖子仁、大枫子仁、大麻子仁、樟脑各6克,核桃仁、水银各9克,四仁去内皮共捣为泥,再加入樟脑、水银,共研至水银混匀为止,涂患处。每日2—3次。 (五)大枫子仁、蓖麻子仁各9克,木鳖子仁、水银各3克,铅粉6克。共捣成膏,纱布包好,涂擦患处。每日2—3次。 七、食 (一)山楂粥  干山楂30克,粳米60克,混合煮成粥,每日食用1次,连吃7日。此食疗法尤其适宜于患者鼻赘期。   (二)鲜枇杷叶粉末  用新鲜的枇杷叶(将叶背绒毛去掉)、栀子仁研成粉末,每次吃6克,每日3次。能清热、解毒、凉血。适用于酒皶鼻、毛囊虫皮炎。   (三)马齿苋薏仁银花粥  用马齿苋、薏仁各30克,银花15克,用3碗水煎银花至2碗时去渣,与马齿苋、薏仁混合煮粥,每日食用1次,连续食用有良好疗效。此食疗法适用于酒皶鼻丘疹期。 (四)腌三皮  用西瓜皮200克,刮去腊质外皮,洗净;用冬瓜皮300克,刮去绒毛外皮,洗净;黄瓜400克,去瓜瓤,洗净;将以上三皮混合煮熟,待冷却后,切成条块,放置于容器中,用盐、味精适量,腌清12小时后即可食用。连续食用有较好疗效。此食疗法具有清热利肺的作用,适用于酒皶鼻[3]八、注意事项 患者要注意饮食,不吃油脂性、辣或过热食物,忌烟、戒酒、咖啡,避免强日光照射、高热或寒冷、情绪激动等诱发或加重酒皶鼻的因素,不用过热的水洗脸,注意鼻面部皮肤的清洁护理。注意劳逸结合,保持精神愉快,使疗效更显著。患了好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治疗的方法。下面介绍一些价廉且易得的有效疗法:1、将茭白捣烂,每晚睡前敷于患部,起床后洗去,同时每日用茭白100克煎水饮服;2、将橘核3克微炒至黄,晒干,研为末,核桃1个也研为末,一起用温酒调和,敷于鼻部;3、将白果3枚去外壳,酒粗少许,捣烂如泥状,夜晚涂擦患部,晨起洗掉;4、用灭滴灵粉20克,樟脑5克,加入70%酒精100毫升,深解摇匀备用,以棉签蘸药水外搽,每日4-6次。轻度潮红的酒皶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取单味中药鸡巨子或蛇舌草30克,煎水代茶,每日2次,有清热消肿退红斑的功效[5]。   参考资料 [1]张民庆.《中医皮肤美容方剂大全》,2001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温海,刘晓刚,廖万清等.《临床皮肤科杂志》,1998,27(4):241 [3]翁为健,《中医饮食营养学》,1992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4]《新中医》,广州中医学院“新中医”编辑室,1984年第5期 [5]王海棠.《中医美容学》,2006年3月第1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6]李连生,白俊昆.《皮肤病针灸疗法》,1993年,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上一篇:《简述饮食减肥及均衡营养》
下一篇:《浅谈古今中医对黄褐斑的治疗》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