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办学定位是否准确,怎么保证准确确立办学定位;这个问题是院长应该把握好的。因此,作为院长,要常问自己我们的办学定位是否准确,方向
一是办学定位是否准确,怎么保证准确确立办学定位;这个问题是院长应该把握好的。因此,作为院长,要常问自己“我们的办学定位是否准确,方向是否明确,我们是否科学设置了专业,专业结构是否已经优化”。
二是专业设置是否合理,怎么保证合理设置专业;作为二级学院院长,要常问自己“专业建设计划或方案是否科学,专业定位和目标是否明确,条件保障是否到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人才是否落实到位”。
三是课程(课程体系)设置是否科学,怎么保证科学设置课程(课程体系);作为专业带头人,要常问自己“我们是否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否正确设置了课程或课程体系”。
四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怎么保证课堂有效教学;作为教师,要常问自己“我们是否在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每节课是否都达到了预定教学目标”。
五是制度体系是否支撑有力,怎么保证制度体系有力支撑。作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就要常问自己,我代表学院负责的工作是否都围绕学院教育教学工作建立了工作目标,完成这些目标都有制度规定,具体过程中都有合理的质量标准,阶段工作是否按照制度和标准执行,达到目标了吗?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怎么改进,改进效果怎么样等等。
因此,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应该依据“建立常态化的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目标,围绕“建立”、“常态化”、“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机制”这六个关键控制点建设和完善。
一是“建立”或是“建立健全”。缺失的制度要建立,是查漏补缺;已有的制度要完善,是健全、整合和优化。每我校有一套自己的质量管理制度,问题是制度健全不健全、好用不好用、运行没运行、有无实际效果。建立教学工作诊断改进制度,不是“再搞一套”,更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完善、重组和优化。唯有沿用与创新,才有改进和发展,制度才能落地生根,机制才有运行基础。
二是“常态化”。既然是“常态化”就绝不是“一次性”。诊断与改进要实现常态化、动态进行的螺旋式的诊断、改进、提升和发展;就是要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实现源头准确高效便捷的常态化采集,及时掌握和 分析人才培养工作状况,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随时进行评价、反馈、改进和提高。
三是“职业院校”。如前所述,职业院校是质量保证的第一责任主体。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有高低,履责能力有大小,有些院校已经具备,有些院校正在完善。对于不同阶段的院校,需要分类指导推进,切实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施效果。总体上,对新建院校要“保证学校的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基本管理规范”,对优质院校要“集聚优势、凝练方向,提高发展能力”,对大部分院校要“保证院校履行办学主体责任,建立和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
四是“自主保证”。自主保证就是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适应,制定校本方案。这是要点、难点,也是痛点。一方面,长期以来政府主导的多,学校自主思考的少,政府大包大揽的多,学校主动作为的少。另一方面,学校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不同,国家或者省级一、两套标准方案走遍天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所以,从制度设计上看,国家、省级方案保基本,院级方案鼓励个性化发展,鼓励引导职业院校分析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成过程,自主寻找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控制点(环节),构建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修复功能和激励作用的校本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五是“人才培养质量”。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价值核心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方案制定时聚焦在人才培养工作上,体现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落脚点在人才培养质量是否提高上。质量是抽象的,但也是具体的。对学生而言,质量就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情感、兴趣、特征、意识、品质等个体发展程度,强调学生个体自发展与学校及教师指导帮助相结合,完成一定阶段的自我实现;对国家而言,质量就是学校培养的学生满足国家、社会用人需要的程度,其特点是注重外部需要,并以满足程度作为评价质量高低的标准。
六是“机制”。建立机制的基础是完善制度,建立机制的目的是形成能力。制度运行起来才能形成机制,机制长期坚持才能内化成为能力。机制具有动态性和实践性。所谓动态性,是指职业院校内部职能和岗位责权的动态调整与配置,以及不断修订完善的内部规章制度。所谓实践性,是指只有通过与之相应的院校内部管理体制和制度的建立(或者变革),机制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体现。所以,建立机制的关注点不再是准备缺失的“原始资料”,而是要分析确定引起这些“原始材料”缺失的制度是否健全。如果制度不健全,那就完善相关制度;如果制度是健全的,那就要关注制度是否在有效运行,是否形成了良性运行机制。